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但对每一个体会过节假日抢火车票的人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是家和异乡之间的一张小小的火车票。自从罗马拉着火车皮在铁轨上跑的荒唐时代,结束之后随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乘火车出行终于可以成为普通老百姓的自由选择,但是在“买票”这件事儿上,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买票难题。 五六十年代坐火车虽说不是在是件稀罕事儿,但车次少,票价贵,一般人平时也不出门,需要买票的大多都是支边工人和下乡知青。那时候蒸汽机车还很常见,呜呜的冒着巨大烟气的火车头跑起来却是慢悠悠的。从内地到新疆要做个几天几夜,不说票价能抵一个普通工人两三个月的工资了,如果你想回趟家,不光要提前很久很久开始攒“买票钱”,能不能买到坐票还得看运气。因为车次少,除非是起始站,否则越靠后的站点买坐票的几率就越小。 到了七八十年代,一代“神车”绿皮火车正式登场,票价大降,但是出门的人数也在蹭蹭的上涨。高考恢复了,南下经商的人也多了,买票仍然是一个难题,逢年过节出门在外的都挤到车站来贡献客流量,买票全靠现场排队。当时的绿皮车烧水取暖还全靠烧煤降温,就靠头顶上的一排小风扇,车速还没有地铁快,逢站就停,遇快车还得让一趟旅程下来,麻将都打了好几圈了。 还有时代特色的“闷罐车”,本来是用来运输货物的,这时候也开始卖票,成了临时的旅客列车,没厕所没座位,人与人之间动不动就是一场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尽管乘车环境差,就算买到票也不一定能上得了车,等车堪比上天,有手脚慢的穿越,人山人海,挤过数不清的大包小厢到车门,还需要客运员“临门一脚”助力才能顺利上车。上了车也不能放松“香烟瓜子,火腿肠,啤酒,饮料,矿泉水,前面的同志麻烦腿收一下。”有没有很熟悉。 1987年春节民工返乡潮出现并迅速席卷全国,平均每天有70万人站在绿皮火车里,最夸张的一个数据显示,平均30平米的空间里塞了近300位民工,他们顶着化肥带背靠背站着睡觉,实在支撑不住的,就睡在行李架上,椅子底下,厕所或者垃圾堆里,甚至还有睡在拳头宽的椅背上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睡功了。进入90年代情况也没有好转“黄金周”出现,旅游回家探亲的人只多不少,为了买到一张火车票,不少人都是带着小板凳彻夜排队。火车超载率高峰时能标到200%,最苦的还是农民工兄弟了,为了上车冒着生命危险搭火车,硬是练出了飞檐走壁的绝技。 好在时代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从绿皮车到红皮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2017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7万公里,10多年间三倍增长,2018年初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5万公里。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而抢票大战也从地面轰轰烈烈地打到了网上。大多数热门车票分分钟卖光,个别车次不到20秒就显示无票,车速越来越快,乘车环境也越来越好,“买票”环节自然也不能掉链子。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排队到地老天荒,穿越人海人潮了,等待三天三夜才能买到回程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