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这条暴富的路径,颠覆的不仅仅是温州人的勤劳本分的品质,还有温州制造业的根基,在当时温州纺织业家电业的利润为2%,外贸企业的利润为8%一副眼镜的利润甚至只有几美分,但是投资房地产的利润率,却可以高达30%~40%。而2002年10月,温州商人王均瑶出手3.5亿元,内含2亿元的装修费收购了位于徐家汇的“烂尾楼”,金汇大厦,次年的2月将其包装成上海均瑶国际广场,之后,楼价暴涨一倍半,年内投资回报率超过200%。 再往后2003年11月,有温州资本背景的非洲集团,收购了“上海烂尾楼王”宝通大厦,回报同样惊人,轰动全国。这两起轰动全国的房产投资案,让稍微有点资金的制造业企业纷纷入局,制造业涉足房地产成了温州实体经济的新趋势,也将温州经济带入了深渊。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速跌落至浙江省倒数第二,下半年更是滑落至垫底。 同时全国人民也在怨声载道,开始认定温州炒房团是房价非常的罪魁祸首,纷纷炮轰温州炒房团,尽管到处都是非议与谴责,但也无法改变温州炒房团已经变成了售楼现场的活招牌和财神爷的事实。“温州房托团”也应运而生有的房产发布商会,在开盘日以一天几百的工资雇几百号人到售楼部,伪装成温州人豪制买房,目的就是来营造出楼盘将会大涨的气氛。 2004年,全国房产会干脆在温州举办了为期4天的房展会,吸引了10万多人,5000多平方米的展厅中,人山人海,现场签约的买房人成群结队。面对此景,人们不仅,温州富豪为何如此之多,然而事实上,在温州炒房不只是富翁的游戏,他已经成为了全体温州人的财富密码,那么温州之后的房地产市场又发生了什么呢?为何温州突然迎来了衰落呢? |